【乡土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合研究】我爱家乡——藏书
大班综合活动 俞红芳
一、案例背景: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陈鹤琴先生也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作用,使幼儿得到更和谐的发展。
我们的家乡——藏书,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天池山、穹窿山是藏书的两座名山,它们的秀丽风光闻名远扬。随着藏书经济、旅游业的发展,藏书越来越吸引着各地的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藏书有石壶、砚台、石狮子等石雕工艺品;是享有盛名的花木之乡,藏书还有闻名遐迩的藏书羊肉,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了让幼儿对家乡藏书有个更完整的认识,我设计了本活动,旨在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通过欣赏感受,交流表达,整合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激发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录像、让幼儿更完整地了解家乡藏书,学会用连贯、完整的语言清楚地介绍家乡藏书的美景。
2.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大胆述说、相互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3.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为自己身为藏书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三、活动准备:
1.天池山、穹窿山美景课件
2.录音机、磁带。
3.木偶:小鱼、蝴蝶、小鸟。
4.幼儿有游天池山、穹窿山的经历。
5.幼儿对家乡土特产等有一定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交流分享
1.跟着音乐,师生乘坐“列车”律动入室。
2.以“旅游团招聘导游”引入活动。
师:“我们的家乡藏书建设的越来越美丽,来藏书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都想游览一下藏书美景。可没有导游,这可怎么办呢?听说我们藏书幼儿园的小朋友对藏书的风景名胜挺熟悉的,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招聘几位小导游。”
3.观看录像天池山和穹窿山两大景点,(背景音乐)欣赏感受家乡的美景。
(教师引导幼儿边欣赏边互相讨论交流)
提问:1)你们刚刚看到的是藏书哪些景点?
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特色?
(评:幼儿在欣赏录像片时非常兴奋,因为片中都是他们去过的地方,许多孩子边看边大声说出这是什么地方,那是什么地方。能用简要的语言来表述景点特色:花美、草美、山高、树密,风景优美极了)
(二)欣赏天池山风光片,通过让幼儿感受到天池山的美丽,并能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来描述天池山的美丽
放天池山风光片
1.共同欣赏天池山风光,教师引导幼儿描述天池山的美丽。
师:“天池山美吗?”(幼:美)师:“你们觉得天池山什么地方美?”(幼儿自由讨论,个别回答) (评:通过刚才观看录像片,幼儿能说出花美、草美、水清、亭子美等。)
2.“天池山真美呀,许多小客人都来到了天池山。”(出示木偶“小鱼”)“这是谁?”(小鱼)教师引导说话:“小鱼最喜欢什么,它说天池山的水怎么样?”(出示小鸟、蝴蝶)师:“它们最喜欢什么?它们会说天池山什么美呢?”(幼儿讨论,自由回答)
(自评:这一环节主要想让幼儿能说出一些描述性的语句。幼儿能说出“水清清的、草绿绿的、天蓝蓝的”等句子。在幼儿说花美时,我让幼儿说说山上都有什么花开了,幼儿说了各种各样的花,会用“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这些词来描述。)
(三)欣赏穹窿山的风光片,通过景点的欣赏,幼儿感觉到的穹窿山美不仅是自然风光美,更有其古代文化的内涵。
1.“爬山”欣赏穹窿山的景点。播放爬山音乐。
师:“穹窿山美,不仅是因为它的花草美,还因为它有很多有名的景点,你去过哪些地方?”(幼儿回答)师:“下面,我们就爬山去寻找这些名胜古迹吧!”
(评:通过爬山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边走边看感受山上的美景)
2.边爬边讲述穹窿山景点。边走边看
(1)(演示“孙武苑”)“这是什么地方?”(孙武苑)
“对,这是穹窿山最有名的景点,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孙武苑吗?你上去过吗?在上面可以看到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评:老师总结时应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孙武苑的由来。)
(2)(演示:“朱买臣读书台”)“这是什么地方?”(朱买臣读书台)“你来过这吗?照过相没有?”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读书台吗?(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读书台的来历,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知道从小就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3)(演示寺庙:“穹窿寺”)这是什么地方?(穹窿寺)你知道它为什么叫穹窿寺吗?(幼儿自由说,老师补充)
(评:由于穹窿山是孩子们常去的地方,所以他们对穹窿山的有名景点都有一定的了解,当看到录像中放出熟悉的地方时,他们都非常激动,回忆起自己以前去时的情景,并愿意大声的告诉大家。)
3.你还知道藏书其它什么景点?(幼儿讨论,交流)
(评:根据幼儿的知识性经验,幼儿能拓展说穿其他的一些景点:花木市场、五峰山等)
(四)讨论合作,了解家乡的土特产
1.以“帮游客购买纪念品”讨论家乡的名优特产品
师:“游客们去了这么多名胜古迹,要回家了,都想带一点藏书的名优产品做纪念。我们大家一起来帮他们想想带些什么好?”
2.组织幼儿讨论藏书有哪些有名的特产?
(评:幼儿能说出家乡的一些特产如:羊肉、石壶、砚台、花木盆景等)
(五)结束:
1.师:“刚才小朋友们为我们藏书的景点作了精彩的讲解,真了不起呀!小导游累了,我们一起乘着车回家吧!”
2.跟随着《我是汽车小司机》的音乐,律动出室。
(六)延伸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增设旅游团游戏,让幼儿真正当一回藏书的小导游。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自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是幼儿所熟悉的但又相对零散的知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与自然、成人、社会的交往与接触,取得了对家乡较感性、零散、片面的生活知识经验。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是兴致勃勃、积极踊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幼儿讲述天池山、穹窿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美,而教师只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起着支持、帮助的作用,使得幼儿愿讲、想讲、敢讲,并大胆地讲述,较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作用,而且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幼儿学会了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教师还对知识丰富、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及时予以指导,使得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有所发挥,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
教研组简评:
教师能利用家乡的旅游资源和特产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家乡,从而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幼儿比较感兴趣。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是导游,是介绍藏书的导游,这个特殊的身份很好地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活动中,幼儿以主人的身份介绍着藏书的景点和特产,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个个小热点:例当幼儿看见了自己所熟悉的景点,都急着向老师和同伴交流;当老师请小导游向游客推荐买纪念品时,幼儿又争先恐后地把家乡的特产推荐了出来,整个活动热情不断,搞得很成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