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孩子的“睛”彩世界,珍爱“心灵之窗”
小小眼睛,蕴藏着探索的光芒;明亮视野,来源自日常的呵护。视觉,是人类最重要和最丰富的感觉,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大千世界的色彩、明暗、大小、动静,主要通过视觉被我们感知。保护眼健康,必须从娃娃抓起,守护好孩子们的“心灵之窗”刻不容缓。
孩子们常见的眼健康问题包括:近视等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眼外伤、先天遗传性眼病等。科学用眼,定期检查和视力评估,加强科普宣教,做好眼部外伤防护,是保护眼健康的有效手段。值此爱眼日之际,送上儿童眼健康的十条科学贴士:
一、预防为先,筛查关口前移
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针对该年龄多发的眼病进行预防。关口前移,从小抓起,从早开始。从高危新生儿的眼底筛查、婴幼儿眼保健,到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建档,都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眼病的有力手段。近视防控贵在“抓早抓小抓关键”,建议定期监测眼轴长度,其增长过快(年超0.2mm)是近视发展的重要信号。
二、 端正姿势,养成科学用眼习惯
看书及电子阅读时姿势要正确,眼睛与书或屏幕应保持一尺(约33厘米)距离。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暗地方阅读,电子屏幕亮度和阅读角度应调整合适。不要在躺着、趴着、坐车、走路等状态时看书。
三、严控电子产品,合理使用
电子屏幕暴露是近视等屈光异常的重要风险因素。建议:2岁以下: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频类电子产品。2岁以上: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每次≤15分钟,每天累计≤1小时。
四、 坚持眼保健操,缓解疲劳
眼保健操可以有效的缓解视觉疲劳,每天坚持做,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肌肉紧张,延缓屈光异常的发展,还可以培养护眼意识,促进整个身心的放松。
五、保证充足户外,“目”浴阳光
户外活动是最经济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多看绿色缓解视觉疲劳,沐浴阳光可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有效延缓眼轴增长,防止近视发生。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两小时以上,不仅有利于孩子的体格成长,对眼轴的发育也很重要, 0-6岁是预防儿童早期近视的关键期,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应多创造户外活动机会,让孩子玩耍和运动。
六、保障充足睡眠,助力恢复
深度睡眠对眼球组织健康非常重要。保持适于年龄的睡眠时间,可以使眼睛得到更好的休息和发育。睡眠不足还可能从内分泌、神经、免疫等多方面影响眼睛功能,容易出现眼干、眼涩等,长期睡眠不足还可能导致儿童视力下降。
七、注重用眼卫生,预防感染
眼睛是娇嫩的人体组织,且易感染。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个人卫生物品(毛巾、脸盆)分开使用。如果异物入眼睛,及时用生理盐水等洁净水冲洗,不宜直接揉搓,加重组织损伤。
八、杜绝安全隐患,严防眼外伤
儿童是眼外伤的高发人群(总眼外伤的25~40%)。撞伤、锐器扎伤、腐蚀性液体溅入等,都是常见的儿童眼外伤原因,因此,要远离烟花爆竹、锐器、有害化学物品,不在危险场所活动,防范宠物抓伤,活动场所移除危险物品,确保玩具安全性。眼外伤表现有:眼痛、眼睑肿胀、眼内积血、视神经挫伤,甚至失明,所以一旦发生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九、均衡饮食,保证营养
食品中很多的营养元素是眼睛发育所必需的,如富含维生素A、C、E、叶黄素、DHA/Omega-3的食材:动物肝脏、胡萝卜、蓝莓、深色蔬菜、羽衣甘蓝、玉米、蛋黄、深海鱼等。日常均衡饮食,多吃蔬果、鱼类、蛋奶,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可以为眼睛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
十、关注异常信号,定期专业检查
有些眼病起病隐匿,等发现症状时已比较严重。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有频繁眯眼、揉眼、眨眼、皱眉、歪头视物、畏光、看东西凑很近、眼红、眼痛、分泌物多、视物模糊、复视等异常状况,及时去眼科就诊;还应教会孩子使用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测,定期配合眼科医生做好检查。
来源于网络
